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byi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byi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byi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mbyit.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_露天潜孔钻机系列_bob手机版网页登录官方版

露天潜孔钻机系列

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

时间: 2025-01-30 09:22:28 |   作者: 露天潜孔钻机系列

  当前位置: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

  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

  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 ...

  衢州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德生:全媒创新深入融合,多维激发媒体生产力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纵贯上下的地市级媒体,该如何用系统性变革来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趋势、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进而快速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传媒评论》杂志编辑部特地邀请浙江省11家地市级媒体负责人,从理念、技术、采编流程、评价机制、经营模式、产品与服务、人才等方面做阐述,分享今年以来的经验、做法以及对逐步发展的构思和展望。

  摘要:在中央提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背景下,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从内容重塑、机制改革、经营创新、作风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媒体融合手段,探索加快变革新路径,以自身实践为改革破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是一场主流媒体的自我革命,只有刀刃向内,找准真问题,才能真变革。作为浙江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腰部”力量,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衢州传媒集团)自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通过实施体制机制重塑、流程再造、产业重构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初步实现了体制机制更活、采编效率更加高、经营潜力更大、发展后劲更强的目标。

  今年9月28日,衢州举行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各平台对典礼进行全方位直播。

  不管媒体形态如何演变,党媒姓党的政治属性都不可能会发生改变。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始终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用专业化的信息生产能力为全媒体注入新闻灵魂和价值理念,让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昂扬。

  一是放大主题报道声量。不断发挥党媒的舆论引导力,为开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今年4月,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衢州市举行了“杜立特行动”大救援文化交流活动。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以活动为契机,推出各类新闻产品200多条(次)。其中,纪录片《寻找“杜立特”》相关联的内容被全球700多家海外媒体网站转发,系列短视频三天内总播放量500多万,整组报道全网阅读量超12亿次,、塔斯社等580多家海外官方通讯社和媒体进行专门报道,大幅度的提高了衢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9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努力打造“第二个结合”的市域实践样本,衢州市启动2024南孔文化旅游季。中心在不到一个月时间,推出“东南儒学文化走廊”“祭孔直播”等12项系列报道,全平台累计发稿350余条,全网总传播量累计超1.2亿次。

  二是打造舆论监督矩阵。舆论监督是党媒的重要职责之一。自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整合电视、报纸和客户端的舆论监督板块,开设总栏目名为《聚焦》的全媒体节目,实现新媒体首发,报纸、电视、广播等同步刊播栏目稿件,聚力中心工作,关切民生民意,打好全媒体舆论监督组合拳。《聚焦》栏目以建设性监督报道为主,重点解决揭示问题后“怎么办”的问题。比如,以《衢州晚报》的报道《衢城的公园绿地太“累”太“难”了!》为切入口,中心各媒体平台共同推出城市绿地开放共享系列报道,得到了市领导批示,推动《衢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区域管理指引(试行)》和《衢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文明公约》的出台,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通达民意、汇聚民智的作用。

  三是强化新闻精品创建。中心从始至终坚持把新闻创优作为推进媒体融合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以小见大、以大见小、以外见内、以内见外”,持续转变新闻的话语方式,剔除材料化、公文化语言,用基层故事、人物细节反映宏大主题,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各类新闻奖获奖数量比媒体融合前翻了一番。如,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早餐奶奶”毛师花逝世后,中心推出独家通讯,追溯毛师花在炉火前用爱陪伴学生27年的温暖点滴,作品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四是聚焦民生实事需求。民生实事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媒,关注民生实事需求能够贴近受众的生活实际,与受众产生共鸣。《衢州晚报》在2024年春季实行新一轮改版,优化整合了本地新闻版面,增设《南孔少年周刊》《长寿之都周刊》《生活家周刊》,受到广大市民好评。以记者个人命名的“周到工作室”,发挥在媒体慈善方面的影响力,联合社会力量,策划组织“线上+线下”的公益活动,既提供了暖心的社会化服务,又生产了鲜活的内容,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此外,电视编辑部推出《我来帮帮忙》《身边温暖事》《主播带你逛》《百姓万花筒》等栏目,更具有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温暖性、服务性、可看性。

  融合后的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从多个角度着力,将原衢报集团和广电集团进行整合提升,初步完成了采编流程再造、内设机构重组、经营架构重塑和内部制度重建。

  一是机构整合,架构更科学。中心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40个精简为27个,重叠的部门或平台被精简,采编力量得到优化和加强。根据优胜劣汰、同类业务合并的原则,中心对原衢报集团和广电集团下属的13家公司做整合提升。经营业务涵盖广告代理、报刊发行、印务等传统主业,以及文化旅游、影视传播、活动承办、软件开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延伸产业。

  二是流程再造,采编更顺畅。按照“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的要求,再造采编传播流程。建立由中心党委统一领导、统一研判、统一指挥的采编体系,设立调度、采集、编发、融媒四大中心。关停电视经济信息频道和衢州新闻网;缩减低效栏目,电视新闻频道精减低效栏目6个,两个广播频率停办5个栏目;整合新媒体平台,全力打造以三衢客户端为龙头的全媒体矩阵。

  三是制度优化,运行更规范。2023年10月开始,我们对原有两家单位制度进行梳理,对60多项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的完成以制度管人管事。

  一是打造以客户端为核心的新媒体矩阵。自挂牌以来,中心党委把三衢客户端定位为整合内外资源、转型融合的线上枢纽。一方面,充分融合原两家媒体优质资源,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一个客户端全都实现;另一方面,聚合全市域线上线下资源,集成“数智文化空间站”“通衢问政”“享家政”等平台,实现从新闻媒体平台向城市生活智能移动平台的延伸。

  同时,针对其他新媒体平台“多而散、散而弱”的现状,我们整合原有公众号,着力打造中心微信主账号,培育中心官方抖音号,通过提升内容质量、组建粉丝团等方式,提高短视频的有效生产能力,抖音号的观看数、点赞量和粉丝数都有较大增长。

  二是把“中央厨房”和客户端融为一体。中心自主开发融媒体一体化平台——“智媒云厨”系统,将AI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把新闻热点监测、新闻线索发掘、选题创建、任务派发等采编环节纳入线上平台,打通各个生产部门,实现“策、采、编、发、评”全流程采编闭环,建立具备智能策划、内容生产、审核发布、投稿报送功能的“大脑中枢”,真正的完成移动优先、内容互通、统一采编、多元分发。而“云厨”系统就建在三衢客户端上,将新闻生产平台和发布平台合二为一,既提升采编效率,又培养全媒体意识,还能增加流量。

  三是构建融合“报网端微屏”的立体传播链。媒体融合是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融合。在日常的采编实践中,中心切实把媒体融合、全媒体一体化的理念贯穿到采编流程的每个环节,实现集约化制作,做到新闻信息的全时段、全媒体发布,注重抢抓三衢客户端的“第一落点”,微信号抖音号矩阵的“第二落点”,再推报纸、广播、电视的“第三落点”,强调“时度效”的梯次开发,凸显传播力。

  目前,中心新媒体矩阵基本覆盖全市主流人群,新媒体爆款产品不断生成,原创首发率比融合前增长近50%,2024年1月至9月,播放量超过百万的爆款视频达到700余条。

  整合各方资源,争取各方支持,用足用好政策,做到深耕细分市场和培育目标客户双管齐下,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在盈利模式上,由经营版面或时段向构建“传媒+”产业链转变。2023年以来,中心积极布局开拓“场馆运维服务”项目,紧盯衢州市城市展览馆的运维服务,组建了一支以资深播音员、主持人为导师的讲解员团队,同时打造一支涵盖技术、会务等场馆运维服务各工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队伍,为跨界经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依托衢州市城市展览馆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市纪委法纪教育基地馆”“衢州有礼馆”等项目的拓展。截至目前,该项目为中心带来超1500万元的持续现金流,培养了一支领军场馆运维服务的行业标杆团队。

  二是在服务方式上,由单一媒体宣传向全媒体整合营销转变。由传统的广告发布向形象代理、品牌推广升级。我们依托96811公众服务热线和“享家政”网络站点平台,开展家政、志愿者、平台运营等多项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96811热线已成为衢城家喻户晓的品牌热线。我们还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举办“线上房交会”,实现“服务市场、服务主体、促进消费”的功能,共成交住房200多套,销售金额达3.6亿元。

  三是在客户关系上,由提供信息服务向寻求战略合作转变。把广告客户、产品用户转化为合作伙伴,开展战略合作,构建起衢州传媒“产媒融合”发展新模式。中心挂牌以来,先后与10多家国有银行、市属国企和本地头部企业签署协议,按照“资源互换、平台互用、优势互补、发展互利”的思路开展战略合作。比如:中心与衢州城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盘活原衢报集团大楼,产生上千万的现金流;今年2月,中心与浩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衢州传媒集团导入品牌资源,不出资也不承担公司经营成本,按公司营收的特殊的比例收取品牌管理费,实现了媒体品牌价值变现。

  针对媒体融合后的员工思想状况,开展了以“铸魂提气”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在激发员工动能方面,我们常说要做到三句话:施展才华有机会,干事创业有平台,成长进步有空间。针对媒体融合改革后面临的员工身份复杂多样、优秀人才流失、新媒体人才匮乏等问题,我们启动衢州传媒集团国企招聘工作。通过国企公开招考的非事业员工与衢州传媒集团签订劳动合同,明确为市属国有企业员工身份,打破人才身份界限,明确晋升通道。

  我们还开设全媒体训练营,举办“90+”业务提升班,出台“师带徒”制度,这是提升业务的机会;部分经营单元实行负责人竞标,这是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在内部开展新闻创优评选、才艺展示,这是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作风大提升活动中,党委班子成员开展了大范围的谈心谈话,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人心慢慢聚拢,脚步渐渐加快,多方力量悄悄汇聚,向上向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规格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