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

海州国家矿山公园明年初开放 四大板块上百景点

时间: 2024-06-15 06:26:56 |   作者: 产品展厅

  记者今天从在阜新举行的“工业遗产利用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高峰论坛”上获悉,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明年初将全面开放。

  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的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已经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已成为辽宁省唯一的一座国家矿山公园,主要规划分为世界级工业遗产核心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国际矿山旅游区和国家矿山旅游公园四个板块,上百个景点。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旅游项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振兴提供成功范例。该项目是以废弃资源为资源构筑新的接续产业,在理论上是创新、实践上是突破,将解决产业接续和人员安置这两个困惑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大问题,还将对类似城市起到示范性作用。二是能产生巨大的视觉震撼和心灵震撼。海州露天矿坑长4公里、宽2公里、垂深350米、- 175米,是世界最大废弃人工矿坑、中国大陆最低点。身临其境,巨大的人工负山体犹如天坑,观光者无不为之惊叹!三是具有独特的资源品质。海州露天矿作为新中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汇集了当时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人员,有国外进口和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电镐,有全国第一批劳动模范,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现代工业发展历史,堪称中国现代工业活化石,是国内人无我有的宝贵资源,极具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位于阜新市太平区,距阜新火车站和市中心仅3公里,是在露天采矿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是集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科普实践、传统教育、工业忆旧于一体的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也是辽宁省唯一一座国家级矿山公园。

  公园于2006年9月2日破土动工,总占地面积为28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工业遗产核心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和观光线、国际矿山旅游特区和国家矿山体育公园四大板块上百个景点,全方位、多层次展示矿山历史与文化、高端休闲与大众娱乐、现代元素与怀旧情结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魅力。

  阜新于1940年设市,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总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93万,其中矿区人口占市区总人口近一半,是建国初期享誉全国的“煤电之城”。在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阜新就占了4 项。50多年来,阜新共为国家输送煤炭6亿多吨,如果用60吨的火车车皮装载可以绕地球赤道四周半。然而,英雄迟暮,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一些矿山纷纷破产关闭,曾是亚洲第一、世界闻名的阜新主力煤矿――海州露天煤矿也于2005年5月30日关闭,大批矿工成建制下岗失业,使阜新经济、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遗留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废弃矿坑和矸石山,成为威胁城市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和地质灾害隐患。

  2006年,国土资源部将海州露天矿列为首批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计划总投资3.5亿元对其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是全国最大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阜新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坚持边治理、边保护、边开发、边利用原则,把旅游开发与灾害治理相结合,以废弃资源为资源建设中国工业遗产旅游徽标式产品,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城,从而缓解地区衰落和就业压力,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凤凰涅磐”,并为全国乃至世界上的资源型城市提供示范。

  建在露天矿坑北面的主题公园,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由公园正门、生态恢复示范区、大型矿山设备展示区、矿山公园博物馆、矿山纪念碑等5部分组成。

  [公园正门]? 矿山公园正门是采用国际建筑学最流行的解构主义理念,模拟露天采矿标志性的机械设备――单斗挖掘机(电镐)设计并建设的。两侧手形像征电铲的勺头,四根钢管像征电镐的动力支臂,椭圆形寓意露天采矿大坑。整座大门宽24米、高5.3米,分别寓意海州露天矿自1953年建成投产至2005年关闭的53年间,共为国家生产煤炭2.4亿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生态恢复示范区]? 大门南面的道路两侧是生态恢复示范区和停车场,面积为13万平方米,修建了2510米林间小径和4处休憩广场,供游人休憩、娱乐。

  [大型矿山设备展示区]? 主题公园中心广场是大型矿山设备展示区。面积为3万平方米,直径175米,寓意海州露天矿地表标高+175米、矿坑标高-175米,分别摆放在露天开采作业中穿孔爆破、采装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大范围的应用的大型机械设备。

  电镐:中间摆放的是电镐,叫99号,从海州矿建矿到关闭期间一直是全国同类型的先进包机组,1952年由前苏联制造,用于露天采装生产,像这样的电镐在海州矿共有19台。在海州露天矿全盛时期,露天采矿现场内,几十台电镐上下飞舞,非常壮观,曾先后被选为我国1954年B2邮票和1960年版五块钱图案,与黄树果瀑布、布达拉宫等风景名胜齐名。

  蒸汽机车:电镐左侧摆放的是一台上游939号蒸汽机车,1975年产于唐山;右侧摆放的是113号电机车,1972年产于湖南,用于露天运输生产。在矿山公园内,有产自德国、捷克、原苏联等国和中国自主研制的不相同的型号的蒸汽机车和电机车64台,还有慈禧太后剪过彩、乘坐过的蒸汽机车。目前,正在筹建一座占地8万平方米的蒸汽机车博物馆。

  潜孔钻机:电机车南面摆放的是一台潜孔钻机,是露天采矿生产的第一环节,用于露天平盘的穿孔爆破。这台钻机是KZ-170号,是1983年海州矿自制技术革新设备,采用冲击动力。像这样型号的设备,露天矿共有8台,都是自己制造的。

  此外,公园还保存许多进口的及我国自主生产的不相同的型号的自翻车、移道机,以及排水、疏干设施、地采设备等,是研究现代工业发展史的百科全书。

  中心广场南部两座相对称的博物馆就是矿山博物馆,主体建筑高15米,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寓意50多年来海州露天矿三代矿工15万人为共和国建设所作的贡献。外形既像一层层地质沉积岩层,又像一本本撂起来的解释采矿奥秘的教科书,是集煤矿历史、文物、矿物、化石等收藏、展示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分为矿史展示、矿石展示和地方特产展示三个功能区。

  [矿史展示区]? 矿史展示区分为7个展室,通过图片、文字、档案、文物、工具、雕塑、场景模拟等方式展示海州露天矿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

  煤田开发篇:海州煤田发现于1913年,最初由民间土法开采。1923年归奉天实业所管辖,矿井规模不大,产量很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逐步霸占整个矿田,到1945年投降前夕,共建了孙家湾、太平两个露天坑口和6个斜井。1946年1月,南京政府接收阜新煤矿后,拓建工程无大进展,大体保持2.5公里长、0.7公里宽的开发范围。

  露天创业篇:1948年3月18日,阜新解放,随后成立专门机构接收煤矿。1949年1月1日,成立阜新煤矿管理委员会和阜新矿务局,隶属辽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矿区和地方工作。也就是说,阜新解放之初,实行的是矿管市领导体制,足见煤矿在阜新历史上的主体地位。同年9月,太平煤矿与孙家湾煤矿合并为海州煤矿, 1951年列为首批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委托前苏联进行设计,4月破土动工,1953年7月1日移交生产,正式定名为海州露天煤矿,是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中华世纪坛镌刻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300米甬道石壁上刻有海州露天煤矿诞生日,阜新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光辉缩影。

  人文关怀篇: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海州露天矿建设,50年代初,任命从前苏联留学归来的卜凡担任海州露天矿矿长,并动员全国各地有关行业支持海州矿建设,阜新市委、市政府也动员全社会支援海州大露天。

  朱德、董必武、、朱?基、、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海州露天矿,作出重要指示。

  科技创新篇:1951年4月,当露天矿建设大军开始破土动工时,矿场上只有两个不大的土坑、两台老旧的多斗式电铲,周围一片荒芜,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技术,没资料,缺乏专业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忘我工作,终于把海州露天矿建设成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

  在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海州露天矿大搞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先后37次荣获国家级奖励、75次荣获煤炭部和省级奖励,135次荣获市、局级奖励。

  50多年间,海州露天煤矿为祖国生产大量煤炭的同时,也为祖国煤炭工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人才,共为全国11个省、市136个企业和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3839名各类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规格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