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集团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宿华龙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他的成长历程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兵工人群体具有的工匠精神、事业情怀和优秀品质。
早在2018年6月份,宿华龙作为吉林市传承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接受央视采访,随后采访片段在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事直播中播放出来,就让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位技艺精湛、善于创新的兵工人。
与外界关注形成对比的,是他对操作技能低调而执着的追求。宿华龙在梳理程序、调试机床、加工零件繁琐、劳累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个个最优加工方法、新技术应用途径。休息时间,他热衷于解决数控加工的疑难杂症,把成熟的思考变成有效的应用。宿华龙说,“我把别人休闲的时间都用来琢磨数控了”。
宿华龙曾就读于技工学校,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留校任教,但他更愿意在生产一线施展所学。当得知吉林江机公司招聘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时,宿华龙毅然放弃了待遇不错的教职,2012年以劳务工身份入厂,成为一名兵工战士,投身国防事业。
江机公司对家在吉林市的宿华龙来说不陌生,来到这里就是看重投身国防事业的机遇。走进机器轰鸣的厂房,宿华龙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与学校的教学设备不一样,他所在一分厂的制造加工能力在吉林地区占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有很多更专业、更精确的数控加工设施和精密测试手段,很多实用知识要从头学起。
江机公司正处加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生产任务量很大。宿华龙拿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把分到手的工作都看作锻炼自己的机会,保质保量去完成。业余时间,他走进图书馆、书店,带着工作中意识到的问题在知识海洋里求索。从前不会的东西渐渐学会了,从前理解不透彻的内容渐渐融会贯通。公司党委开展的“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主题活动让宿华龙建立一个目标:要成为“工匠”,迈上技能水平的更高台阶。
在有意识的磨练中,宿华龙有了解决复杂加工问题的能力,他开始参加一些技能竞赛并崭露头角。
2016年,宿华龙经过选拔,代表吉林省参加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与长春一汽的一名员工组队闯入决赛,最终荣获五轴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三名,这是吉林省12支参赛队中的最好成绩,也是吉林省历年在此项目的全国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参赛前,宿华龙有宝贵的一个月培训时间,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每次调试零件的难点、调试方法和装夹技巧,30天里,本子翻的破旧不堪。日常工作中使用UG软件,比赛却要用到他不熟悉的CAXA软件,宿华龙开启了“学霸”模式,夜以继日的探索。和他一同参赛的队友说,他常常不清楚自己用餐时吃了什么,深夜需要有人提醒才去睡觉,有时灵感来临,就立即起床去验证。时间的紧迫甚至让宿华龙推迟了婚期。终于,宿华龙在全国顶尖技能人才面前展示了兵工战士的精湛技艺。
“新时代属于不懈奋斗的劳动者”,“工匠精神”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身为员的宿华龙学习政治思想,提高认识站位,坚定“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信念,同时在兵器集团的大平台上扎实积累,技能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几年间,“全国劳动模范”(已公示)、央企劳模、“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工匠”、“兵器工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纷至沓来。
一次次载誉而归,宿华龙并没有沾沾自喜,依然全力奋战在生产一线。每次参加完比赛回来,他总是先拖着行李箱来到单位,同事们曾好奇地问他:“小宿,坐了一夜车,咋不回去休息啊?”宿华龙说:“离开这么长时间,耽误活了,抓紧抢一抢”。
入厂一年,宿华龙就成为“李志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江机公司号召劳模创新工作室突出实效性,他积极做出响应。随着技能水准不断提高,宿华龙参与解决了众多加工技术难题。
有一次,研发中心下达了某产品关键零件本体的加工任务,原料是形状不规则的毛坯铸件,尺寸精度高、加工难度大、材料成本高。宿华龙承担这一任务,开始就遇到难题:不规则外形根本没办法装夹,他经过反复计算,统一加工基准并自制了胎具。加工φ15.6+0.027内部台阶孔时,常用的是丁字刀,加工两个零件后,宿华龙发现孔的尺寸不一致,他分析是刀具的原因,选了另外几种丁字刀拿废料做试验,尺寸和光滑度都没办法保证。宿华龙边吃午饭边思考,一个想法闪过:将普通立铣刀改磨为“T形槽刀”会怎样?他放下筷子立即回车间试验,结果内部台阶孔不仅尺寸和光滑度满足了要求,还将每件加工时间缩短了1个小时。宿华龙提前完成了这项任务。
2018年10月份,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江机公司成立了“宿华龙首席技师工作室”,整洁、有文化交流氛围的环境与一墙之隔的机械加工生产线相得益彰:一面是务实肯干,另一面是勤于思考钻研,点出了公司转变生产方式对员工提出的要求。
宿华龙又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一次是带领团队。某产品第18道工序中,完成7处加工位置需要14种刀具,进行13次换刀。宿华龙团队将其确立为改善项目后,设计制作专用夹具,6件成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90%,根据节约工时数和五轴加工中心每小时费用的换算,仅此一项就节创价值28.89万元。宿华龙已经把技能创新内化成一种工作习惯,总能用精益视角发现能改善的环节,个人累计节创价值超过300万元,和他工作在一起的同事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一名兵工新兵成长为吉林市数控加工应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宿华龙牢记生产职责,走新路、创实效,不仅取得斐然的工作业绩,还注重理论验证,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多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努力做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的新时代劳动者。
江机公司近年来发展形势良好,各项工作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党委着眼企业高质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人才得需求,启动“全员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得到公司的启发,宿华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把自己的技能创新和参加技能竞赛的经验与相同工作领域的员工分享,依托“工作室”平台,为公司培养技能人才,帮助同事进步。
宿华龙业余时间开始走上讲台,工作上的发现、体会,外部学习的启迪、收获,他都精心编在课件里。“宿华龙首席技师工作室”的大门向所有热爱数控的员工敞开,讲了技能人才关注的很多知识,如人社部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保障政策,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要求及国际国内大赛差异解读,贴近工作实际的操作方法等等。
工作中,宿华龙是个热心人,同事们请教数控的“疑难杂症”,他总是当作自己的问题去解决。一天凌晨3点钟,宿华龙接到微信求助,一分厂加工中心操作工林春雨上夜班,在使用MASTCAM软件编程加工内腔圆弧时,进刀处总是产生接刀的痕迹,不足以满足工艺技术要求。宿华龙思索之后马上打去电话,将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详细相告,林春雨重新编程,问题果然解决了。那一段时间,宿华龙上白班,他晚上睡觉时特地把微信声音打开,以便及时接收工作信息。
兵器集团举办多工序数字控制机床操作调整工竞赛,江机公司派出宿华龙、付春鹏、石阳三人参赛。比赛经验比较丰富的宿华龙每天在微信群发理论试题,每周在群里考试,帮助新选手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是将自己探索的加工方法倾囊相授。最终,江机公司的参赛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发展高端制造就得盯紧前沿,我还有很多新技术要掌握,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宿华龙经常这样说。江机公司2019年在一分厂建起自动化生产线,宿华龙参与运行调试工作,他会邀请同事到家里,在聊天的氛围里谈前瞻性的东西,“这样大家能放开了交流想法”。
宿华龙的愿望不仅是做技能“工匠”,还要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作为员、兵工战士,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他经常把领会到的上级党组织精神传达给身边的党员、群众,在学习研讨中提高认识站位。
宿华龙是兵工人队列里走出的“技能大师”,更是奔跑在新时代工匠之路上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