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来消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政执法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项建设”,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六年实现“零增长”。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督查,对工矿企业、交通、建设等行业特别是船舶修造、机械制造、造纸印染、有限空间作业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整治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违章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重大隐患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工程”专项治理行动。限期按规定整改一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重大消防隐患单位、工矿商贸企业重大隐患。
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加大了对非事故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处罚力度,突出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和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对违反“三同时”规定的建设项目、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等非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开展了重点执法检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放松,在《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日报》开辟了“安全发展专刊”和“周末专刊”栏目,定期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和法规以及我省的贯彻落实情况;每周向全省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发送安全短信,做到警钟长鸣;以“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类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图板展览、政策法规咨询、应急演练等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建设:重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订,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着力推进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加强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基层安全监督管理的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安监执法队伍,配备村居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四级安全监管网络逐步形成;积极探索安全生产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效能。
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坚持把科技兴安作为实现本质安全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大安全技改力度。2009年,继续大力推广矿山企业中深孔爆破技术和液压破碎技术,鼓励企业对生产作业现场实行视频监控。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自动化紧急停车系统和事故连锁自控系统的应用。在渔船上引导安装AIS避碰装置。完成了化工园区风险评估安全保障技术探讨研究与工程应用、中深孔爆破地震波对建筑物影响与控制的研究、油品储罐区风险评价及动态监控技术探讨研究等一批省重大科学技术专项、面上项目的结题验收,从而增强了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各部门,切实加强监管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安全监管的效能。去年,全省安全监管系统开展了“百名安监局长进千家企业、千名安监员破万家企业难题”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企业安全服务专项行动,努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好解困、扶持、服务工作,帮企业共克时艰、应对困难和挑战,积极为企业调整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安全服务。
2010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并力争会降低;二是确保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道路交互与通行万车死亡率等指标稳步下降;三是确保不突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隐患排查:落实隐患治理主体责任,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把排查与整治结合起来,重点开展道路交互与通行、消防安全、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与矿山、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千方百计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源头管理:严格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完善行政许可审批制度,以换发许可证为契机,把好准入门槛,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重点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完善监控管理制度和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科技兴安: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先进的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带领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重点要在化工行业、渔业、交通运输业上有新突破。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速、运行可靠的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全省安全生产动态。
服务企业: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服务与指导。加快建立银行贷款、工伤保险缴费优惠等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完善安全培训机制。
标准化:抓好机械、造纸、印染、船舶修造、有限空间作业等已有标准的贯彻,引导基本具备条件或已初步达标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安全管理缺陷,争创国家级、省级达标,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拓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行业领域,制定和推广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加快建立省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应急管理:落实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特殊时期、重要时段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通信网络、技术上的支持、物资装备储备等保障系统为支撑,健全省、市、县(市、区)、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动,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行政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严厉打击企业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全面疏理近年来极度影响安全生产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明确打击重点。工矿商贸领域要继续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交通运输领域要继续依法严厉打击无照营运、违法载客等非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和酒后驾驶等违规违章现象;消防领域要继续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严厉查处“三合一”、“多合一”等违法违章问题。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等执法程序和制度,健全执法协调机制,依法从严查处事故,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组织建设:积极地推进基层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强化镇(街)、村(居)安全监管“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建设,明确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扩大村(居)公共安全协管员的覆盖面,配齐配强基层专业安监队伍,逐步构建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加强基层监管装备和经费保障,改善基层安全监管队伍的装备水平,逐步的提升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